■ 本报记者 郑亚丽
提起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科,不少人会竖起大拇指:他是个“牛人”。
在奶牛高端冻精几乎被国外垄断的情况下,建成“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”,打破优质种质资源“卡脖子”困境;毕业就进入父亲创办的企业工作成为“企二代”,却以“创一代”的干劲去做企业,门店在长三角超2000家,企业成功上市,前不久还荣获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称号。
可在朱立科自己看来,他这个“牛人”只是个三十年如一日的“养牛人”——1995年,他带领企业从禽蛋产业转向牛奶生产和销售业务。
如今,朱立科正加速门店品牌升级和转型,“牛人”朱立科,还想“一鸣”再惊人。
敢于颠覆自己
朱立科的“牛”,在于敢颠覆自己,尝试全新的思维模式。
在牛奶行业,朱立科是有话语权的。2002年,朱立科在温州开设第一家门店,引入“牛奶+谷物+苹果+鸡蛋”的早餐新理念。自那以后,街头巷尾的一抹“一鸣黄”,成为不少人的早餐专属记忆。靠着独特的经营模式和稳定的客流,公司因此一鸣惊人,到2019年时企业年营收已近20亿元,资本金利润率、资产负债率等各项财务指标都相当健康。
展开剩余82%可这几年,进店的人少了。“品牌老了,老经验不能照搬了,必须转型。”朱立科意识到,一鸣要焕新,必须对品牌进行全方位升级。
精益生产是朱立科“颠覆”自己的第一步。2024年开始,朱立科专门从日本丰田公司请来了退休员工,帮助企业做精益生产和管理。现在每隔半个月,一位70多岁日本老人带领的团队,会准时出现在一鸣的工厂、门店。朱立科每次还会花一两个小时和对方交流,“好的流程才会有好的结果”。
一年多下来,公司副总经理吕占富已经感受到了精益生产的“战斗力”。比如在烘焙生产上,员工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准的时间把控,其中面包的生产流程优化改善后,产品不良率下降50%,生产时间缩短20%,产品新鲜度直线提升。
“建立起一鸣自己的精益生产方式。”朱立科表示,相比生产效益,他更看重这一理念对企业人才的培养,让员工也能以精益生产的思维发现问题,提出解决方案,这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力。
第二步是产品。经过市场调研和观察,朱立科和团队发现,跟有营养但口味不够丰富的牛奶比,新茶饮不光品种繁多,还是现代年轻人的社交饮品,俘获了年轻人的心。
于是,这家曾经引领早餐新风尚的企业,愈发主动去洞察年轻人群和场景的衍生需求——
在产品创新上,除了聚焦“85后家庭的营养早餐”,还与时俱进拓展“年轻白领的健康接力餐”“时尚下午茶”等场景;在门店位置选择上,不光抢占街头巷尾,还主动进军综合体、写字楼、机关大院等,从物理空间上和年轻人站在一起。
“到2028年,目标现有门店数量翻倍,营收超过百亿。”当传统的发展模式被颠覆,无形的“战斗力”被激活,“牛人”进军全国市场的雄心随之开启。
在绝处找生机
“牛人”的厉害之处,不单是好光景时能和同事一起进步,还能在绝境中逢生,带领团队找到出路。
2019年,一鸣发生过一个小插曲:由于微信小程序“鸣粉商城”一直未达预期,当年无奈关闭。彼时,一鸣门店生意持续火爆,大家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。
不承想,这一渠道的关闭,第二年就给了朱立科当头棒喝。
2020年,一鸣上市后赶上新冠肺炎疫情,企业营收、利润双降,这一度让朱立科被投资人质疑为“没能耐”。“企业销售渠道太单一,在疫情面前完全没了招架之力。”朱立科说着,自责情绪再度在脸上浮起。
“线下的人流少了,那就在线上开出一条新路来!”来不及后悔沉沦,朱立科果断决策,直接瞄准头部主播进行合作。
还记得2021年,朱立科往上海跑得格外勤——那里直播资源丰富,公司新成立的直播团队和单品,也需要他这个大总管现场把关。幸运的是,当年4月的一场直播中,一鸣的牛奶罐子蛋糕出圈,卖出了200多万元的销售额。
看中直播、团购的风口,朱立科顺势鼓励员工创新创业,“一鸣鲜友社区”团购、“一鸣心选”鸣星创业计划等四大创新项目陆续启动,线上业务发展势头迅猛,每月销售额均呈几何级增长。
(下转第二版)
(上接第一版)
2022年,一鸣凭借精细化运营,成功打造了两个千万级网络店铺,助力电商部门实现了超40%的业绩增长。
“疫情是试金石,让我们产生应激反应跳出来了,不然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,再煮几年可能就要被煮死掉。”现在回头看,朱立科很庆幸,以前线下生意太好,每天都活在别人夸赞的彩色泡泡里,突如其来的变化,让他们发现了自己售卖渠道单一的弊病。
现在,电商已经成为一鸣的独立事业部,在渠道建设、产品创新和组织能力建设上发力。“今年估计销售能到4个亿。”提起公司第二增长曲线,朱立科眉目舒展,当年被逼出来的一条路,现在越发惊艳。
“企业不像人,企业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机制重生的。”朱立科表示,企业不可能永远都踩对节拍,但要有重拾信心的能力,坚定地在困境里找出路,才能有惊无险地穿越暴风眼。
有些事比利润更重要
对企业来说,利润很重要,但对“牛人”朱立科来说,有些事比利润更重要,那就是食品安全。
2005年,一鸣成立了一鸣生态农业公司,并在泰顺建成自有生态牧场,构建起涵盖牧场管理、牧草种植、饲料加工、乳牛饲养的全方位牧业管理体系。后来,从挤奶开始,一鸣全面引进机械化、智能化作业,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工挤奶可能引发的奶牛乳房感染风险,从源头确保原料安全。
来到依山傍水的平阳一鸣工业园,牛奶香扑鼻而来,走进二期牛奶厂车间,眼前鲜有员工,井然有序的瓶瓶罐罐仿若实验室。
朱立科告诉记者,眼前这套先进的装备是他们2012年从瑞典引进的,加上基建和信息化投资等,花了2.6亿元,而公司当年利润只有2000多万元。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,朱立科没有犹豫,从银行贷款也要“机器换人”,让牛奶生产实现封闭环境下的机器作业。
如今,在一鸣的产业版图上,不光卖牛奶,还把养牛、牧场、冷链、工厂、门店等整个产业链集齐了。
正如朱立科所说,他们的摊子铺得开,重资产投入大,虽然利润短时间会被摊薄,但牛奶安全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。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泰顺云岚牧场人气爆棚,游客在这里体验喂奶牛、挤牛奶、制作奶糖,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嬉戏放空,“诗和远方”照进现实,这里也成为一鸣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注脚。
对当地来说,牧场不仅仅是一个养牛的地方,更像是一条绵延不绝、活力四射的产业链条的源头,逐步衍生出农牧休闲度假区、乡村文化体验区、高端民宿集群等丰富多彩的产业形态。而“企业+村集体+农户”发展共同体的思路,也使得流转土地、闲置房屋、合作养殖等生产要素成为村民增收的新途径。
据牧场所在地柳峰乡统计,依托云岚牧场项目,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130万人次,旅游综合产值超3.3亿元,带动全乡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近30倍。长期的投入和变化,也让朱立科感慨,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能改写一个地方的命运。
发布于:北京市炒股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